同时,宿舍管理员一天三次进行巡逻,确保宿舍安全。
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将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我们应主动担当作为,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力量。总结挖掘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拓展新的合作发展空间。
乔杜里期待中巴经济走廊未来能延伸到更多国家,让所有国家都能从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繁荣和机遇中受益。苏珊·桑顿在分享中说道,务实合作是应对当今复杂世界中出现的各种挑战的唯一途径。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主持。她呼吁各国政府以运转良好的国际机构和各国政府监管的市场机制为基础,聚焦面向所有人的可持续发展上。共建一带一路在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通过人文交流、学术对话载体,让世界更好读懂新时代中国,更全面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断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中亚国家的进出口量大幅度提升,改善了需求疲软、经济低迷的情况。他强调,人文教育在减少误解、消除歧视、构建命运共同体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清华大学将与其他联盟成员一道,在联盟框架下继续大力支持开展学术及跨文化交流活动。高校有责任推动跨文化人文交流研究,进一步促进全球参与的研究,提供高质量教育,培养具有全面视野、直面时代议题的未来领袖。他期待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未来在深化两国人文交流中发挥创新性作用。今天,清华大学继续创新教育理念,实行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致力于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贡献。
会上讨论了盟校扩容、学术委员会成员增加、学术出版计划等议题,并正式宣布由武汉大学承办2023年会议。他期待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在未来产生更大影响力,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
自2017年加入联盟以来,埃克塞特大学已成为联盟在英国的重要协调机构,负责组织开展联盟在英国的一系列重大活动。通过进一步完善交流机制,联盟的可持续发展迈上新台阶。12月6日至7日,由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主办,复旦大学承办的2022年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年度大会暨执行理事会议以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在复旦大学召开。她说,要创造一个由全世界人共建共享的更可持续、更健康和更公平的未来,开展世界领先的人文教育研究,将起到关键作用。
金力指出,为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理解,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金力表示,作为联盟创始成员,复旦大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立足中国文化,学习他国文化。上个世纪,清华大学曾迎来一批倡导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教育理念的文人巨匠在校执教。颜海平代表秘书处对联盟成立以来开展的活动进行了点评总结,对各成员单位的支持给予感谢。
杨斌主席指出,经过六年的发展,未来联盟将从包容性、实质性和规范性三个方面加强发展。2022年大会主题是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世界。
学习了解文化差异,学会欣赏不同文化,取长补短,是各国人民相互沟通、相互联系、相互成就的必要条件。杨斌说,当今世界充满挑战,不确定性加深,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理解变得越来越重要。
金力:期待联盟在深化两国人文交流中发挥创新性作用金力肯定了联盟对中英高等教育和人文交流所作出的贡献,感谢各参会高校和嘉宾对年会的支持。清华大学世界文学与文化研究院院长、外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清华学堂世文班首席教授颜海平就中国在世界上的互译问题进行阐释,埃克塞特大学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学部助理副校长,法语和比较文学教授Adam Watt介绍了埃克塞特面向未来的人文建设。他指出,人文教育鼓励年轻人拥抱不同观点和文化,在跨文化研究和文化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所以各国高校和研究机构应该携手推动人文教育发展。演讲在线上线下引起热烈讨论。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副校长陈志敏、埃克塞特大学校长丽莎•罗伯茨(Lisa Roberts)、副校长马克•古德温(Mark Goodwin)、副校长加里斯•斯坦斯菲尔德(Gareth Stansfield)、清华大学副校长王宏伟、清华大学副校长和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主席杨斌、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沈壮海以及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等所有17所联盟成员高校的领导和资深学者等出席。本次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年度会议围绕主题设置4个分主题:后疫情世界中的大学角色、跨越疆界的观念、传统与当代世界、人文教育的未来。
4位主旨演讲嘉宾围绕年会主题,进行学术报告。联盟的成功合作也证明了跨越国界的思想碰撞具有重大意义。
时至今日,联盟已发展成为中英人文、学术和教育交流的重要平台,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和支持。围绕4个分主题,本次年度大会在12月7日组织展开7组分会场学术研讨。
丽莎·罗伯茨表示,因为疫情,全球高校在过去三年迅速适应线上教学。随后,哈佛大学英语文学与比较文学拜伦与阿妮塔-维恩讲席教授Martin Puchner做《文化:我们的故事》演讲。
她期待联盟各方未来在科研创新和教育合作方面继续探索新的可能性。学校发起一系列学术活动,资深学者、青年研究人员和优秀学子开展广泛对话,形成并不断扩大的合作网络。开幕式结束后,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执行理事会召开年度会议,就联盟的未来发展展开热烈讨论,会议由执理会主任、联盟秘书长颜海平与复旦年会副主席卢丽安协同主持。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李斯嘉。
王宏伟表示,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人文交流对加深不同文明之间的互鉴、理解与信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汇聚人文智慧,为跨文化学术交流搭台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旨在促进中英双方学术交流和学生间的沟通与对话。
在近期发布的英国研究卓越框架(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排名中,埃克塞特大学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学部下的五大学科位列全英前十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复旦大学在新征程新起点上谋划和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工程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工程(下文简称两大工程)二期吹响了冲锋号。
以两大工程为平台,复旦学者要保持政治高度与理论高度相统一,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经验进行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和系统化构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引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焦扬指出,两大工程一期项目启动以来,学校坚持四立四出,不断在厚学立论中出思想,在铸魂立德中出人才,在咨政立言中出成果,在固本立新中出机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如何在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基础上,进一步做深做强两大工程二期?12月7日下午,复旦大学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两大工程二期工作推进会在光华楼东辅楼101会议室举行,校党委书记焦扬,副校长陈志敏,二期各序列牵头人、项目负责人以及相关职能部处负责人出席会议。面向各序列牵头人,焦扬强调,要持续发挥牵头人作用,切实发挥好领头雁、带头人的作用,履行好牵头抓总、统筹推进职能。二期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要就党的二十大提出来的新问题进行头脑风暴式的研讨交流、共同攻关,以产出更多的重大理论创新。围绕如何在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理念新论断新思想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两大工程二期建设,焦扬强调,要在理论阐释上走深走实,紧扣党的二十大最新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做好跟进性、系统性研究,源源不断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
二期牵头人代表、哲学学院教授陈学明说,两大工程凝聚全校力量,围绕主流意识形态开展研究、集中攻关,推出了兼具深度和前沿性的成果,在内容与形式上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项目负责专家和序列牵头人围绕推进二期项目交流工作思路推进会议由陈志敏主持,分为二期项目负责专家全体会议和二期各序列牵头人会议两大环节,与会专家围绕推进二期项目交流认识体会及工作思路。
要在亮两头、厚中间上下功夫,聚焦文明探源和新文明的生成这两头,以二期项目撬动各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并通过三集三提等有效做法完成有机转化,进一步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要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作为重要指导思想,构建与自主知识体系相适应的自主人才培养体系。
要持续产出阶段性成果,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巩固学校哲社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建设中领头羊地位,提升学校在哲学社会科学板块中的能见度与显示度。会上,二期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党委党校办主任周晔介绍了工程二期组织架构和职能职责以及指挥部办公室的工作思路,通报了指挥部对标党的二十大精神对二期各大序列和项目进一步梳理完善的情况。
发布评论